智治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治理方式,是體現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標志。在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過程中,綿陽市以“發揮智治支撐作用”為突破口,逐步構建起以數據為核心、業務為牽引、決策為目標的市域數據共享體系,持續推進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信息互聯互通,不斷增強服務功能、拓展業務場景、提升智治效能,打造市域社會治理“智慧大腦”。
“意見箱、建議欄反饋問題慢、操作不便、程序繁瑣、回復效率低……”面對“意見反饋中轉環節多、效率低,警民交流有障礙,群眾訴求難以第一時間解決”等問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面向社會發布全川首個“掃碼評警”系統,將二維碼粘貼在警車、警用摩托、辦公區域、車管業務和交通事故處理窗口,辦事群眾只要掃一掃二維碼,便可對民警執法服務水平、態度、效率和法律法規宣講解釋滿意度進行評判,還可同時上傳照片、視頻等佐證資料,在線向交警部門反映需要解決的問題。
“掃碼評警”的方便性、快捷性極大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中央第十四督導組在大隊開展下沉督導期間點評點贊“掃碼評警”。
“掃碼評警”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聯動聯治,是綿陽探索全域智治的一個縮影。三年來,綿陽以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為契機,不斷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智能化建設,推進現代科技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
以創新思維激發出市域社會治理智治的最新活力。
堅持智治支撐、以智促治,出臺《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和綿陽市城市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將公共安全保障作為重點工程,充分運用物聯感知、大數據、智能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建設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全市綜合應急指揮平臺等,推動數據、視頻監控等資源有效整合,形成市域數據“一池活水”,為智治提供強大支撐。
此外,在公園、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中小學、火車站等重點單位,市委、市政府等要害部門均按照國標要求建成技防設施,借助市域智治助推社會治理水平整體提升。
以服務思維發揮出市域社會治理智治的最大效能。
按照“誰管理、誰負責”和“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確認政務數據采集、匯聚、存儲、共享、開發利用等各環節安全責任主體,并落實安全責任。加快以居民小區、學校、醫院為重點的智能安防小區建設,全面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點位建設規劃上圖,建成“雪亮工程”點位14047個、“天網”工程點位12000個、“慧眼工程”點位逾20萬個,視頻監控、人臉卡口、車輛卡口等總路數躍升至全省前列,視頻信息全面接入市社會治理中心用于實戰化數據調度分析,實現從圖上直接選取監控查看現場畫面。確定以“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為代表的示范課程,推進政法信息化、智能化培訓示范課程建設……一系列有效舉措,夯實了智慧治理根基,助力了平安綿陽建設,推動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發展進程。
“國之興衰系于制,民之安樂皆由治。綿陽以健全完善科技城治理體制機制為內生動力,高標準謀劃、高站位推動試點工作,不斷發揮智治效能,全面探索出了具有科技城特色、市域特點的社會治理之路。”市委政法委相關人員介紹。
(綿報融媒記者 鄭金容/文 圖片由市委政法委提供)
編輯:譚鵬